瑞幸之后,再無瑞幸
來源:財經早餐
咖啡正在破圈走向更加大眾化的消費領域,隨著眾多玩家的加入,整個行業呈現出白熱化競爭局面。
競爭加劇下,咖啡市場還是存在大量升級需求,現磨咖啡市場依然具備極大潛力,而瑞幸新發布的財報也側面證明了現磨咖啡市場的強大需求。
瑞幸咖啡在現磨咖啡市場的成功,不僅是對市場需求的反饋,也是瑞幸自身模式和品牌文化價值觀重塑的反饋。
圖片來源:公眾號@luckincoffee瑞幸咖啡
雪湖資本更是力挺瑞幸稱:瑞幸的重生是中國商業史上的奇跡。值得一提的是,2020年渾水做空瑞幸時,市場猜測雪湖資本是渾水背后的合作伙伴。
01 逆風翻盤,品牌重塑
從最初的破產重組到如今的持續盈利,瑞幸不僅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,更是邁入“常態化增長”和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。
2022年第一季度,瑞幸實現凈營收24.05億元,同時實現單季首次扭虧為盈。
在此之后,得益于其門店的持續擴張、交易客戶數的穩步提升、商品銷量的增多,瑞幸第二季度總凈收入增長72.4%,達到32.99億元。
從最新發布的三季報來看,瑞幸核心財務和運營指標持續增長,盈利能力持續提高。其中,總凈收入達到38.95億元,同比增長65.7%。美國會計準則(GAAP)下營業利潤為5.853億元,營業利潤率達到15%,首次突破雙位數,盈利能力持續提高。
憑借在品牌、供應鏈、數字化以及門店規模等方面的先發優勢,瑞幸多項關鍵業績指標保持連續強勁增長,表明瑞幸已逐漸進入健康的可持續發展軌道。
瑞幸2022三季度總凈收入達38.95億元
圖片來源:瑞幸三季報
與咖啡行業頭部企業星巴克相比,星巴克中國第四財季的營收為7.75億美元,同比下降19.6%。事實上,星巴克中國業績已經連續多個季度下滑。
從能夠體現運營能力的指標來看,瑞幸的同店盈利能力大幅提升。店鋪數量上,截至三季度末,瑞幸的全國門店數量達到7846家,包括5373家自營門店和2473家聯營店,遠超過星巴克的6000多家。
另外,自營門店和聯營店收入較去年同期均有顯著提升。其中,同店銷售額增長率為19.4%,在規模增長帶動下,月均交易客戶數同比增長70.5%,達到2510萬;自營門店的營業利潤率接近30%。
根據雪湖資本的研究,瑞幸的單店運營能力迎來量價齊升,并且店鋪銷量的提升,并非依賴大量購物券的補貼,而是得益于更有吸引力的產品本身。
瑞幸管理團隊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提高銷售價和銷售量
圖片來源:雪湖資本
除了業績亮眼以外,瑞幸在市場口碑方面也贏得了一席之地。
《第一財經》雜志的“金字招牌”公司人品牌偏好度調查中,瑞幸的消費者偏好度已經連續兩年在連鎖咖啡類目中排名第一。
02 從懂咖啡,到懂中國消費者
從不被市場看好,到如今逆風翻盤,瑞幸模式的成功,可以看作是在中國市場探索的一次勝利。這背后反映出一個樸素的道理:瑞幸更懂中國消費者!并且在渠道、產品力、數字化等多方面,瑞幸都做了很大的革新。
從魯莽擴張,到以質為本。對于餐飲類品牌來說,想要觸達更多的人群,就得開更多的店,然而,盲目擴張卻不一定帶來利潤。
2020年“財務事件”之后,瑞幸就開始優化門店,對個別效益不好或客戶覆蓋重合的門店進行“關停并轉”,同時持續新開門店。2021年初,瑞幸開放聯營業務,開始大量開設聯營店,引入合伙人,以此來靈活應對不同城市的不同特點。
一方面通過自營門店在一二三線城市不斷加密布局,另一方面通過聯營合伙人模式快速下沉到更廣闊的低線市場。拆分最新發布的三季報數據,在瑞幸新開的651家門店中,自營門店是主力軍。
瑞幸2022三季度新開651家門店
圖片來源:瑞幸三季報
值得關注的是,瑞幸的聯營店并非傳統加盟店,而是采用零加盟費、利潤分成的模式。依靠瑞幸聯營伙伴在當地的優勢,再配以公司智能化的系統,從而能夠快速占領下沉市場、有效降低管理成本、實現合作共贏。
針對利潤模型,瑞幸咖啡表示,商品收入扣掉成本后100%作為商品毛利返還給新零售運營合作伙伴。只有當毛利超過2萬元后,返還比例開始遞減,直至8萬元以上,比例降低為60%。
界面新聞在今年5月的報道中提及,在低線城市瑞幸可觀的凈利潤率吸引了更多加盟商爭相加盟。一名來自山東的瑞幸咖啡加盟者表示,他看中的一個鋪位被好幾家加盟者盯著,因為只要能通過瑞幸的加盟,基本不用擔心賺不到錢。
此前有報道稱,由于申請加盟的人數眾多,瑞幸加盟商的名額呈現“一票難求”的狀態。在三季報電話會中,瑞幸咖啡郭謹一提到,12月將放開新一輪下沉市場聯營合伙人名額。
從喝過瑞幸的咖啡,到覺得瑞幸的咖啡好喝。消費者口碑的轉變,是對瑞幸變革的一次認可。
作為一個茶飲消費大國,大多數人接受不了的不是咖啡本身,而是咖啡帶來的苦味。稍稍翻下各大咖啡單品銷量排行榜就能看出,黑咖啡和冰美式,永遠只能當“萬年老二”。
正是因為洞察到了這一點,瑞幸經過潛心研究,認為奶咖是一個大方向,于是確定了“大拿鐵戰略”。厚乳拿鐵、生椰拿鐵等爆款產品都屬于這個體系。
本土化風味的探索,擴大了瑞幸的國內受眾群體,也擴容了行業的成長空間。今年4月6日晚,瑞幸官方微博宣告,生椰拿鐵在誕生一周年之際實現了1億杯的銷量。
除了爆品制造能力可圈可點外,瑞幸的產品上新速度也吊打眾多品牌。據悉,瑞幸產品團隊約為50-60人,新品研發小組為2-3組,每組5-6人,小組間采用“賽馬”機制同時進行研發。
年初至今,瑞幸已推出超過100個新SKU。在社交平臺,“上新了,瑞幸”成為消費者樂此不疲地討論的話題。
爆品背后,也是對公司供應鏈能力的一種挑戰。生椰拿鐵爆火時,我聽到身邊朋友最常見的抱怨就是:為啥永遠搶不到?
為了保證原材料供應的穩定性,向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高品質的咖啡,近年來,瑞幸一直在積極尋找供應商,并試圖從上游鎖住產能。
瑞幸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生豆進口商之一,2021年共進口咖啡豆15808噸。去年,瑞幸第一個烘焙工廠投產使用,設計產能1.5萬噸。
在不久前舉辦的2022廈門?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論壇上,瑞幸簽署三年總量約4.5萬噸巴西豆采購計劃。如今,瑞幸的咖啡豆采購已經拓展至全球6大產區。